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临床前药理研究Ⅰ(建议收藏)

2023-07-07 14:46:36    来源:个人图书馆-小药士

课题负责人必须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熟悉新药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研究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观察仔细,作风踏实,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试验者应在完整整洁的实验记录上签名,以供课题负责人、单位主管领导、药政部门的检查。

结构确定、制备工艺基本稳定,符合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最好能提供与临床前其他基础研究质量同一的药品。所用试剂应标明批号、厂家和规格。

符合国家规定的等级动物要求。一般用成年动物,必要时可用特定年龄、性别的动物和特定的模型动物。


(资料图片)

符合要求,写明厂家、规格,有专人定期校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按随机、对照和重复的原则进行设计。

尽量采用客观的仪器记录。多人参加记录时,应事先训练统一掌握标准。实验出现与预期结果不同的现象时,应及时记录。实验中差错及时发现后应立即在记录中说明情况。原始记录至少应保存到药品上市后二年。

幼龄动物一般较成年动物敏感,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应选择适龄动物进行实验。,对于一些长期毒性实验或实验周期长的实验项目或观察药物对生长、发育、内分泌等系统的作用时则以幼年动物为好:有关衰老研究如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等则应选用老年动物或衰老过程较快的专用模型动物。

不同性别的动物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一般实验常用雄性动物或雌雄各半使用。但进行致畸试验及对雌性内分泌和雌性生殖系统作用的药物就要使用雌性动物,而热板法镇痛试验也是雌性动物较为敏感。

包括动物与人的差异,不同动物种属之间的差异和同种动物不同品系之间的差异:

有的反应只出现于动物,而有的反应只出现于人;共性越充分的结果往往在人体上意义较大。

近交系动物主要在涉及组织细胞或肿瘤移植的实验中不可或缺。突变系动物是带有突变基因的动物,在研究人类的一些代谢病、分子病和肿瘤等时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如在研究人类的肥胖病和糖尿病时可选用肥胖小鼠;裸鼠由于其免疫缺陷,常作为人类恶性肿瘤的受体,对于研究人体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治疗有很大帮助。封闭群动物由于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类似于人体,多应用于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试验、系列化制品的鉴定等方面。

现在也有各种特殊品系的动物供实验选用。很多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癌鼠低癌鼠、中国地鼠的自发性真性糖尿病、小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山羊的家族性甲状腺肿等。这类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的疾病很相似,可以用这些有自发疾病的模型动物来评选药物,供特殊药效学评价。

有些动物可通过人工措施来造成某种与人体疾病相似的疾病模型,这些模型动物对评价新药的主要药效作用比一般正常动物更接近实际情况,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需要等特点,为实验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5.昼夜节律性时间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

是研究生物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影响的药理学分支。

由于生物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因此在昼夜节律的不同时间给某一药物以后,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与排泄等方面,常呈现一种周期性改变,因而反映在药效和不良反应上也会有节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药物的临床应用会有明显影响,同样在动物药效学评价中也会有明显影响。

如降血糖药中胰岛素在上午10时的降血糖作用较下午强,而甲苯磺丁脲的半衰期以早晨8时给药最长,服药半小时后的降血糖幅度明显大于在下午18时给药者。其他还有许多药物,如降压药、平喘药解热镇痛药、激素药、抗过敏药、降血脂药、强心药、抗抑郁药、抗溃疡药、抗生素及抗肿瘤药等都发现在药效反应上受昼夜节律的影响。还要注意的是,对药物反应,除有昼夜的节律变化外,偶也有1周、1个月,以至1年的节律变化。

综上所述,动物选择时应尽可能选用与人在生物学上接近,在机体解剖、生理反应等功能上相类似的动物同时还要注意动物的年龄、性别遗传、品系、营养环境等因素,既有重点又能全面的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临床前指导原则》相关资料

2、《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3、《药品注册管理法》

关键词:

«上一篇:春城夜谭|篡改同学志愿?给别人使绊子也是给自己挖坑 »下一篇: 最后一页